
2012年,《重生手记》一书的发布,在医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。
这本书并没有复杂的医学理论,也没有由任何医疗界的权威专家编写。书中使用的语言简明易懂,却为许多身患癌症的人点亮了希望的灯塔,重新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。
而这本书的作者,正是凌志军,他曾是肺癌晚期的患者。通过顽强的自救努力,他用五年的时间治愈了自己,被誉为“抗癌第一人”。
那么,在这五年里,凌志军究竟经历了什么呢?今天,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故事。
凌志军,生于1963年,成长在上海与北京。
他的父亲,凌建华,是《人民日报》的资深记者,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凌志军提供了优越的教育与成长条件。
展开剩余88%年少时,凌志军对理科充满兴趣,尤其希望长大后能从事化学实验,甚至梦想成为一位航天科学家。
然而,人生常常不如意,面对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,年仅15岁时,他便被送往工厂做起了螺丝工;16岁被迫下乡做农民,直到19岁时,才有机会参军。
这些特殊的经历,让他在年纪轻轻时便感受到了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。
在父亲的建议下,凌志军放弃了航天梦,转而投身于新闻行业。作为记者,他以文字为武器,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
凭借着卓越的写作能力,25岁时,他便成为新华社的记者,30岁顺利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,33岁拿到了法学硕士学位。随后,他一直在《人民日报》担任高级编辑。
他不仅在中国作家榜上占有一席之地,更被誉为“当代记者标杆”。
他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新闻行业,继承了父亲的职业,又超越了父亲的成就。
然而,命运却在他事业巅峰之际,给了他沉重的一击。
2007年2月7日,凌志军刚刚完成了自己的一本重要著作——《中国的新革命》的最后一章。
这本书凝聚了他一年多的心血,甚至几乎没有休息过。就在完成这本书的那一刻,凌志军感到一阵头晕目眩,眼前一黑,剧烈的头痛让他几乎无法忍受。
他以为是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所致,便倒头便睡,却整整睡了一天一夜。
当他醒来时,头晕并没有消失,反而更加严重。他决定不再理会,收拾好行李,约上朋友去滑雪放松。
与朋友见面时,他随口提到自己头晕的症状,没想到朋友却异常严肃,坚持要求他去医院做个检查。
于是,凌志军在妻子赵晓东的陪同下,去了北京的一家医院进行详细检查。
结果让他和妻子都大吃一惊——医生告诉他:他的大脑内有一个2.5×2.3厘米的肿瘤。
然而,令他们更加震惊的还在后面。经过一系列检查,医生告诉凌志军,他患的是肺癌,而且是晚期。
癌细胞已经扩散,分别侵入了他的大脑、肺叶和肝脏,而脑内的肿瘤正是肺癌扩散的结果。
妻子赵晓东极力怀疑,甚至一再向医生确认,是否存在误诊?
毕竟凌志军平时不吸烟、不喝酒,而且每天还坚持运动一小时。
然而,医生却坚定地给出了答案,并告诉凌志军,他最多只能再活三个月。
这一消息像晴天霹雳般击中了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庭。
为了寻找治疗方法,凌志军和妻子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知名的肿瘤专家,甚至试过了中西医各种治疗方法。
妻子还专程去上海找过一些名医,但每当专家听到他是晚期肺癌时,几乎都给予了不治之症的判断。
有些医生建议,如果配合特效药物治疗,也许能多活几个月,但这无疑是一个无底洞。
化疗和特效药的费用高得让人无法承受,而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也让人难以忍受。
医生告诉他,若要接受治疗,首先需要进行开颅手术,然后是化疗、放疗,接下来还要进行二次手术,切除肺叶,再继续化疗、放疗。
这一连串的治疗,似乎没有尽头。
就在此时,凌志军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——他决定不化疗、不吃药,而选择自救。
他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,心里逐渐产生了不信任,他发现很多医生并没有真正关心患者的感受,甚至有时候会在病床前对着他的病情给学生讲解,像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病例。
一次,他排队好几个小时才见到一位专家,结果那位医生看了他三分钟后,便直接告诉他,没救了。
这让凌志军对医学产生了怀疑,尤其是化疗是否真能延续自己的生命。他不禁想起了父亲曾经得过肝癌。
当时,医生预言父亲最多只能活一个月,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,每天保持父亲愉悦的心情。
然而,父亲最终活了10个月,超出了医生的预期。
而另一位亲戚也得了肝癌,选择了手术治疗,手术虽成功,但仅三个月后便突然恶化,不幸去世。
这一切都让凌志军对化疗产生了质疑。
他把决定告诉妻子,妻子听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他,决定一起坚持抗癌。
回到家后,凌志军放下了以前那种焦虑和消极的情绪,开始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。他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缓慢。
妻子每天抽出时间陪他聊天,散步,在公园遛弯。
慢慢地,凌志军开始感到自己的体力有所恢复,虽然起初他走路时需要依靠拐杖,但他却能独立走上40分钟。这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喜悦和动力。
他逐渐增加了散步的时间,并给自己定下了每天步行五公里的目标。他的生活也变得更有规律,每天早晨,他不再匆忙,反而享受慢慢泡一杯咖啡的过程。
他喜欢去公园晒太阳,突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听相声。儿子也注意到父亲突然对相声产生了兴趣,于是特地跑遍了影音店,给他买回了所有的相声磁带。
每天,他都过得非常愉快,一点也没有受到病痛的困扰。
渐渐地,凌志军开始进行更有挑战的户外活动,和朋友们一起爬山、游湖,新鲜的空气和大自然的景色让他感到非常放松和舒适。
三个月过去了,凌志军依旧健在,而且他的身体状况逐步恢复。医生的预言并没有成真,反而他感到自己变得更加轻松。
三个月后,妻子带着他再次进行了检查。
这次检查的结果让人惊讶——他大脑中的肿瘤居然从2.5×2.3厘米缩小到了2.2×1.9厘米!
尽管变化微小,但这却让医生大为惊讶,也让凌志军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。
他坚信自己所做的所有努力,都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。
回家的路上,夫妻俩高兴地聊着,心情轻松愉快。
他们告诉儿子这个消息时,儿子也非常惊讶和高兴。
这段时间,家里的氛围并没有因为凌志军的病情而低迷,反而充满了欢声笑语,一切都显得那么积极和乐观。
凌志军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意义,甚至列出了自己最想做的十件事。他开始觉得癌症并不是那么可怕,自己正在与癌细胞和平共处,甚至有信心慢慢战胜它。
他更加坚信,手术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